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75 lines (44 loc) · 3.76 KB

page_replacement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75 lines (44 loc) · 3.76 KB
  • 局部页面置换算法: 最优,FIFO,LRU,时钟,LFU
  • 全局页面置换算法: 工作集,缺页率,抖动和负载控制
  • 面向缓存的页替换算法: FBR,LRU-K 2Q,LIRS

覆盖/交换虚拟内存的区别是,覆盖是程序员精确控制地址的,而交换是操作系统控制管理的,二者都是层次存储的思路将不常用的数据放到外存

最优页面置换算法

毕竟 CPU 速度远快于内存所以未来的指令会被缓存到三级缓存中,

发生缺页的时候,CPU 看看缓存中"未来若干个指令"中不会用到哪个内存页,就淘汰掉该页

优点是性能好,缺点是 CPU 无法准确预测程序的分支

FIFO 置换算法

缺页时把链表头部也就是内存中驻留最久的页面置换到硬盘,新页面从硬盘中读取到链表尾部

优点是实现简单,缺点是性能很差,还有 belady 现象(听起来有点像锁饥饿问题)

缺点解决办法是 FIFO 算法结合其他算法一起使用

重点: belady 现象

物理内存增加后内存总页数增加,缺页率反而也增加,也就是缓存命中率反而更低了

LRU、LFU、OPT 均为堆栈类算法,FIFO、Clock 为非堆栈类算法,只有非堆栈类才会出现 Belady 现象

例如 FIFO 容量为 2 结果应用程序页面 1 和 页面 3 反复交替访问,这样每次访问都是缺页

LRU 置换(Linux 默认采用)

Least Recent Used

缺页时置换掉过去长时间内都没有访问的页面

优点是最优算法的近似性能好,缺点是仍然非常复杂(看 leetcode LRU 题解就知道了)

除了链表实现还有中活动页面栈的实现,访问页面的时候入栈,同时遍历整个栈删掉跟刚刚入栈的重复元素,栈满的时候移除栈底元素

clock/Second-Chance 置换算法

page table entry 增加一个访问位(RISC-V MMU 会自动更新该位)

FIFO+LRU 的结合

缺页的时候,从环形链表开始遍历太久未被访问的页面去置换,遍历的时候遇到访问位是 1 的就清零,然后遇到第一个访问位为零的页(就是被上次遍历清零)就拿去置换(有点像一些算法题)

由于是环形链表遍历,所以如果所有页面都是访问标志 1 第一轮遍历就会全部置零,第二轮遍历就会返回第一个节点,退出遍历

为什么会命名为 clock 算法因为环形链表的遍历过程就是一个钟表一样

针对干净页/脏页的改进

如果置换的页面发生过写入操作,则需要同步的写回到硬盘中,发生过写入的页面也叫脏页,因此 clock 算法的改进是优先把干净页置换到内存中,因为硬盘可能提前缓存过该页面,所以不会发生任何 IO 操作

page table entry 增加一个修改位,如果页面发生写入修改置为 1,置换的时候优先置换掉只有读取操作的页面()

LFU 置换算法

访问标志是多个 bit 溢出就右移

工作集置换策略/算法

工作集值得是进程某段时间内访问的内存页面编号集合,算法需要硬件支持,难以实现,略过

缺页率置换策略/算法

类似 TCP 拥塞控制的感觉,如果缺页率过高,就动态调大进程的物理内存,反之降低


树状覆盖载入

例如嵌入式开发场景内存不到 1kb

有两个依赖库一个 500kb 一个 256kb, 可以程序员手工控制需要使用模块一的时候将库从 ROM/硬盘 写入到内存中,

需要用模块二的时候再从 ROM 写入到原有位置,因为使用模块二的时候模块一不会被读取,因此模块一二共用一段内存

因此程序员必须严谨列出模块代码的调用树,禁止代码出现跨树调用,每次只将树根节点的一个分支覆盖载入到内存中

kernel page table isol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