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,周五发布。
本杂志开源,欢迎投稿。另有《谁在招人》服务,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。合作请邮件联系([email protected])。
上个月正式开放的杭州良渚玉湖公园,公园的设计象征良渚文化和运河文化的连接。(via)
前些日子,我读了李开复老师的两本书:《AI·未来》(浙江人民出版社,2018)和《AI·未来进行式》(浙江人民出版社,2022)。
这两本书都是面向社会大众解释 AI,不是技术类书籍,但是有一些段落,阐述 AI 概念。
李开复老师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,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神经网络、深度学习……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?彼此有什么关系?
我觉得,这些介绍对理解 AI 的体系,挺有启发的。它们分散在各个章节,我将它们整理在一起。
为了行文连贯,我没有完全照搬原文,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,如果有错误,也归咎我。
(1)人工智能
1956年夏天,计算机科学家约翰·麦卡锡(John McCarthy)首次提出“人工智能”(AI)这个概念。
人工智能指的是,通过软件和硬件,来完成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。它的研究对象,就是在机器上模拟人类智能。
(2)机器学习
早期,人工智能研究分成两个阵营。
第一个阵营是规则式(rule-based)方法,又称专家系统(expert systems),指的是人类写好一系列逻辑规则,来教导计算机如何思考。
可想而知,对于复杂的、大规模的现实问题,很难写出完备的、明确的规则。所以,这种方法的进展一直很有限。
第二个阵营就是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,指的是没有预置的规则,只是把材料提供给计算机,让机器通过自我学习,自己发现规则,给出结果。
(3)神经网络
神经网络(neural network)是机器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。
神经网络就是在机器上模拟人脑的结构,构建类似生物神经元的计算网络来处理信息。
一个计算节点就是一个神经元,大量的计算节点组成网络,进行协同计算。
神经网络需要极大的算力,以及海量的训练材料。以前,这是难以做到的,所以20世纪70年代开始,就陷入了停滞,长期没有进展。
(4)深度学习
深度学习是神经网络的一种实现方法,在20世纪80年代由杰弗里·辛顿提出。它让神经网络研究重新复活。
深度学习是一种让多层神经元可以进行有效计算的方法,大大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。“深度学习”这个名字,就是比喻多层神经元的自主学习过程。
多层神经元包括一个输入层和一个输出层,它们之间有很多中间层(又称隐藏层)。以前,计算机算力有限,只能支撑一两个中间层,深度学习使得我们可以构建成千上万个中间层的网络,具有极大的“深度”。
(5)Transformer
早些年,深度学习用到的方法是卷积神经网络(CNN)和循环神经网络(RNN)。
2017年,谷歌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处理方法,叫做 Transformer(转换器)。
Transformer 不同于以前的方法,不再一个个处理输入的单词,而是一次性处理整个输入,对每个词分配不同的权重。
这种方法直接导致了2022年 ChatGPT 和后来无数生成式 AI 模型的诞生,是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目前的主流方法。
由于基于 Transformer 的模型需要一次性处理整个输入,所以都有“上下文大小”这个指标,指的是一次可以处理的最大输入。
比如,GPT-4 Turbo 的上下文是 128k 个 Token,相当于一次性读取超过300页的文本。上下文越大,模型能够考虑的信息就越多,生成的回答也就越相关和连贯,相应地,所需要的算力也就越多。
先提一下,上周说的全国 AI 编程挑战赛。
应用赛道的作品提交,从12月16日已经开始了,大家可以上传自己用 AI 完成的作品了。
算法赛道目前还在报名中,只要你有信心,在 AI 的辅助下解出算法题,不妨报名试试,也是一种体验和锻炼。
比赛规则和报名链接,请访问这里,也可以看上周的周刊。
(此处有分隔线)
本周介绍的活动,是12月28日(星期六)下午两点,在杭州的字节工区举行的豆包 MarsCode 动手实验室。
到时,大家可以现场深度体验豆包 MarsCode 的 AI 编程能力,并跟字节的同学当面交流。在动手环节,你可以用 AI 实现自己的创意。如果你的作品很优秀,还有机会直通 AI 编程挑战赛的决赛。
活动的详细介绍,以及报名链接,请访问这里。
1、硬盘打孔机
硬盘报废时,一般需要擦除数据。最保险的方法,莫过于物理破坏硬盘。
但是,这样很费事,你要找把锤子,把硬盘敲碎了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一家日本公司推出了“硬盘打孔机”。这种机器可以在硬盘上轻松打四个孔,保证彻底破坏数据。
它采用电动液压系统,产生12吨的压力,足以穿透任何硬盘。
它的尺寸为 410 x 289 x 187 毫米,跟台式电脑差不多大小,但是重达18公斤,适合那些有成千上万硬盘需要销毁的大公司。
2、沙子国际象棋
一位英国设计师用沙子作为材料,3D 打印了一套国际象棋。
他说,这样做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奇特的感觉。沙子是一种无形且流动的材料,塑造成坚固耐用的东西,让人感到难以把握、随时可能变化。
而且,沙子表面是不光滑的,当你用沙子下棋时,会有真实的、与众不同的触觉。
3、玻璃砖
大家考虑过吗,房子为什么需要墙?难道不能建造一所没有墙、全部是窗户的房子吗?
回答是不能,因为建筑的重量由墙承受,窗户不承受重量。如果把墙全改成窗户,建筑物就会倒塌。
那么,能不能用玻璃来造墙呢?玻璃既可以承重,又可以透光。
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,最近就发明了这样一种全透明的玻璃砖(上图),根据测试具有跟普通砖相同的承重能力。
除了透光,玻璃砖还有一个好处,可以重新利用。只要高温加热,玻璃砖就会融化,能够塑造成其他形状,还能 3D 打印,但这也导致它不防火。
总的来说,玻璃砖比红砖更环保,在很多场合有推广潜力。
4、其他
(1)本周发生了一笔史上最大的风险投资,AI 公司 Databricks 一次性募集了100亿美元。
(2)GitHub 宣布,编程助手 GitHub Copilot 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。
(3)OpenAI 推出了免费电话 1-800-ChatGPT,北美用户可以拨打该电话,跟 AI 语音聊天,每月额度为15分钟。
(4)小米官方开始支持,小米物联网设备接入智能家居管理助手 Home Assistant。
1、汇编语言的一点入门介绍(中文)
这篇短文通俗解释了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。
2、CSS 网格区块详解(英文)
这篇长文详细介绍 CSS grid 布局的区块功能(template area)。
3、网页如何插入 JSON-LD 语义数据(中文)
本文详细介绍网页的 JSON-LD 数据块,用来插入机读的语义数据。
4、13个对前端开发有用的 Chrome 插件(英文)
本文介绍13个用于前端开发的 Chrome 插件。
5、谷歌不再是最好的搜索引擎(英文)
本文是一篇新闻分析,作者认为 Perplexity 的 AI 搜索体验已经优于谷歌了。
6、如何为 Windows 添加6个 macOS 最好的功能(英文)
一篇 Windows 使用技巧,教你怎么为 Windows 添加一些 macOS 功能,比如文件浏览器可以文档预览。
将 Markdown 文件转成幻灯片,在命令行播放的开源工具。(@lengyijun 投稿)
2、Rslib
制作 JavaScript 软件包的工具,可以直接开发组件库和命令行工具。(@fi3ework 投稿)
AI 驱动的网页 UI 自动化测试框架,通过文字描述,生成 UI 测试用例。(@yuyutaotao 投稿)
Windows 桌面 PC 端的微信聊天记录一键导出。(@git-jiadong 投稿)
5、MoeMail
基于 Next.js + Cloudflare 技术栈构建的临时邮箱服务,在线体验。(@beilunyang 投稿)
一个 Python 程序,生成你在2024年的 GitHub 代码提交统计。(@WCY-dt 投稿)
7、Vanilla
Canonical 公司的 CSS 框架,就是 Ubuntu 官网采用的样式。
8、OpenAuth
网页登录的第三方认证的集成库。
9、Schemio
基于 Web 的示意图可视化编辑器。
10、Buzee
一个桌面软件,提供本地文件的全文搜索(包括图片里面的文字),支持 Windows 和 Mac。
1、Hika AI
免费的 AI 搜索。(@atlas-comstock 投稿)
2、Slea.ai
免费的 AI Logo 生成器。(@aaamomo64 投稿)
3、AI 音效生成器
免费生成各种音效,比如雨声、风声。(@aurthur 投稿)
1、SQL 风格指南
一份书写 SQL 语句的风格约定。
2、颜色代码表
在线配色设计工具集,做在一个网站。(@nettsz 投稿)
1、机器蜻蜓
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央情报局博物馆,有一只上个世纪70年代制造的机器蜻蜓。
它其实是一架微型直升机,飞到目标对象附近,窃听对方的谈话。
这只蜻蜓可以飞200米,然后落下来,通过激光捕捉空气振动,来还原谈话声。
但是,它不防风,也难以控制,所以从来没有实际用过。
2、荷兰的邮资代码
荷兰寄信不用邮票,而是用一种9个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代码。
你花钱买一个代码,以 3 x 3 的格式写在信封上,就能代替邮票,作为付款证明。
因为代码的有效期只有五天(以邮戳为准),需要购买后及时寄出,被猜到的可能性很小。
正如马丁·福勒(Martin Fowler)所观察到的那样,程序员的编程生产力无法有效地衡量,因为它不存在。
软件开发并不是一项必然会产生任何东西的活动。
假设你有两个开发人员在同一个项目上工作,并且偶然地,他俩在同一天接受了相同的任务。
甲写了一个1000行的框架,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代码编写良好,并经过充分测试,每一步都有详细记录。
乙则是当天去了公园,一边喂鸽子一边思考问题,然后漫步回到办公室,删除了100行代码,部署了更改……问题就解决了。
请问谁的生产力更高?
回答是,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乙解决了问题,同时降低了团队的长期维护成本。甲也解决了这个问题,但是他通过增加代码,增加了维护成本,因此(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)他的解决方案较差。
我们能说,乙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吗?显然,很难找到编程生产力的正确衡量指标。
我认为,优秀的软件开发者所做的就是解决问题。但是,生产力的衡量指标,比如代码、文档、数据等等,都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并不是解决问题本身。
1、
我写 SQLite 的时候,从来没人教过我 B 树的知识。我需要自己实现 B 树,我就从书架取下高德纳的《计算机编程艺术》,找到了 B 树的章节。他描述了算法,我就照着实现。
有趣的是,高德纳详细介绍了搜索 B 树和插入 B 树的算法,没有提供从 B 树删除数据的算法,这是放在本章末尾的练习。所以我在实现自己的 B 树之前,还必须先做完该章的练习。谢谢高德纳,我真的很感激。
2、
瑞典南部的马尔默市,洗一次10分钟的淋浴,电费高达2.65欧元(约20元人民币)。原因是该市接入的是德国电网,德国能源短缺,推高了电价。
-- 《瑞典能源危机》
3、
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课是,你需要认识到,你工作的目的不在于使得公司的客户满意,而在于使得那些控制你的加薪、奖金和晋升的人满意。
4、
正在开发的水下无人机技术,会使得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军战略过时,从而大幅削减军事开支。
举例来说,美国开发的水下无人机 Orca XLUUV,可以携带8吨的有效载荷,行驶数千英里,并且不需要长时间浮出水面。
5、
我第一次尝试 MidJourney(文生图工具)和 Suno(文生音乐工具)时,我想知道未来是否每个人都会成为数字艺术家。
很快,我就意识到我没有“创作冲动”,即使看过很多别人的创作,我也常常不清楚自己想要创作的东西。
因此,未来的 AI 即使具备无比强大的绘画和编曲能力,还是只有少数人能成为画家和音乐家。程序员也是如此,即使 AI 会编程,也无法人人成为程序员。
没有目的地,向前走(2023 #283)
生活就像一个鱼缸(2022 #233)
腾讯的员工退休福利(2021 #183)
贵州变瑞士,有没有可能?(2020 #133)
(完)